首页 >企业文化 >文学艺术

02

2015-02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杂感

日期:2015-02-02 阅读数:次 来源:南京分公司

(王聪)

在我记忆中,上一次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大约是中学时候的事情了。现在仍依稀记得当时废寝忘食阅读的样子,成为定格在我脑海中一幅久远泛黄的照片。

今年八月,我因一次偶然机会又浏览了一遍《鲁宾逊漂流记》。关于对于本书的感悟,之于七八年前的我而言,可谓大相径庭。我的确感到阅读一本书果然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一个人,他不同阶段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去审视同样一件事物时,其思考的宽度、广度、维度,都有质的变化。

而这一次我读完《鲁宾逊漂流记》又有什么新的思考与理解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与作者写作时的世界整体形势,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价值观的反映,同时在书中必然体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思考、矛盾以及诉求。

这本书大致的内容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出身的人不满现状,追求暴利,而在一次贩卖黑奴途中遭遇风暴,被弃之孤岛,然后他在孤岛上历经二十余年的“拓荒者”岁月,之后又获救返回故乡的奇异人生。

首先,我们看下故事的大背景。这是17世纪的故事,当时欧洲经历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神的地位降低,人的价值被发现,商业文明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成长。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后来的英国、荷兰在开辟了新航路后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海上贸易,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角色。这些在《鲁宾逊漂流记》的前几章里有充分的介绍,种族残杀,开辟种植园,贩卖黑奴,简单工业品换取贵金属的暴利欺诈商业等等,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一切向钱看”的画面。其次,我们再看一看文章写作的背景,作者笛福写作灵感是来源于18世纪中叶一篇报纸上的真实报道,也就是鲁宾逊的原型。当时的英国光荣革命已经结束,初级民主政体或者说资本主义早期民主政体已经初步建立,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以商业贸易为龙头,带动整个国家前进的体系正在逐步壮大之中,工业革命时代即将到来,人们的欲望在急剧增加,旧的思想体系在新经济的发展下渐渐崩溃。

看完这两个背景,按照文学作品来源于社会,作用于社会的理念,不用看作品就知道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传奇故事目的即是激发人们对于贸易的渴望,对于资本的追求,对于致富后提高社会地位的期盼。财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毒药,这个作用于任何时代,尤其作用于中世纪千年禁锢后的西欧,所以说,这部小说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我小时候被此书迷住,或许证明幼小的孩童心中也已经开始萌发了对挑战与财富的渴望,当然,这是句玩笑话。鲁宾逊就是人们的一个缩影,谁也不愿意和他一样墨守成规,逃避风险,做一个“平安的中产阶级”,人们渴望暴富、渴望贸易。假设鲁宾逊当初没有反叛他父亲的意愿,他这一生是几乎不可能获得诸如小说最后提到的数万英镑的资产的。

除掉金钱的魅惑之外,此书的写作水平之高也是吸引世人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来源于现实,故事离奇而又刺激,具有极高的观赏性,特别是鲁宾逊开始在岛上生存的描写极易让人思维随着他的衣食住行、安全防卫、精神生活而向前延伸,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更增加了这一特点。

此外,之于文章的内容我感觉鲁宾逊他的荒岛生活可以近似看做一部欧洲殖民者美洲拓荒的史诗。鲁宾逊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与工具,加上当时拓荒者典型的智慧,在这片荒岛上创造了一个神话,因为他开垦土地、养殖山羊,使荒岛由原始社会转向了农耕文明。二者,小说通过鲁宾逊在遇到危机时的心理对白,表现出人在危机时的脆弱与信仰的渴求,通过鲁宾逊原来的叙述,“水手们大多不信仰上帝”,这正反映了宗教革命后随着商业发展原基督徒们信仰的动摇,在钱和上帝面前,大多数心里面选择了对钱的膜拜,但最后鲁宾逊在荒岛上反而成为了虔诚的基督徒,这正表现出宗教对于平复人内心危机与恐惧的巨大作用。同时教人向善,因为人总是脆弱的,人们的灵魂需要得到抚慰和宁静,这也正是我认为宗教一直存在并且将长期存在的原因。其他的一些细枝末节,诸如野人的嗜杀吃人与鲁宾逊对星期五的伙伴般的关爱,表现出随着社会发展人内心理性与道德感的增加,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和尊重。还有鲁宾逊回到巴西后他的财产仍然得到保留,他的合伙人依然履行原来的既定合同,这点我不得不佩服西方在17世纪就有的较强的信托责任意识与法制观念,我想这两点在现在当今的中国依然还有待提高吧。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我就不多赘述了。

读后一些杂感,见识浅鄙,聊以成文。总而言之,此书个人以为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正如我前文所述,每个人读完都会有自己的眼中“鲁宾逊”和“荒岛奇遇记”。闲时阅读此书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扩展知识视野。鲁宾逊敢于直面艰难、勇于拼搏开创的勇气和毅力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这也与我们中铁四局所要求的“勇于争先、永不满足”企业文化精神不谋而合。从读一本书我们能做到“有所思、有所得”,达到“知行合一”,便是最大的收获。

推荐阅读